这到底是在演韦小宝,还是孙悟空?
2020年《鹿鼎记》开播后,弹幕里全是观众的吐槽。这一版由张一山主演的韦小宝,创下了豆瓣2.7的历史最低分,这一纪录是连黄晓明版都没创下的。
然而,谁又能想到,这位曾经的国民弟弟竟然会走到这一步。
还记得《家有儿女》里那个调皮捣蛋的刘星吗?他那股子天然的痞气令人印象深刻,简直是童年韦小宝的真实写照!他后来的代表作包括《余罪》和《春风十里不如你》,每一部作品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,口碑爆棚。
张一山真是实力派演员!。
观众对这版《鹿鼎记》的期待值非常高,你看看这阵容:导演马进是拿下过《幸福来敲门》收视冠军的实力派,编剧申捷更是创作过《白鹿原》《鸡毛飞上天》的金牌编剧。
唉,这次真的翻车了,可惜啊!
张一山在采访中回应质疑,“我演的是韦小宝,你们怎么还要我学徐克?”
在整部剧中,张一山就像开启了某个奇怪的开关,他的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,表情夸张到可以做成表情包,并且动不动就开始乱飚演技。
那股子过猛的劲儿,令观众们看得直挠头。
网上评论:“这不是韦小宝,这是孙悟空转世投胎啊!” 甚至有人表示他的演技和六小龄童不相上下,虽然有点刻薄,但也不无道理。
韦小宝这一角色非常复杂。此前,陈小春以其痞气风格演绎,周星驰又加入了喜剧色彩,梁朝伟更是将其塑造到了经典的地步。
而张一山的表演呢,与其说他在演韦小宝,还不如说他在演“网剧版刘星”。
更糟糕的是,该剧收视率大幅下滑,与《亮剑3》一同受到央视的批评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这意味着问题已经不仅限于演技,而是整个价值观出现了偏差。
现在的影视圈就是,只要有流量,演技就无所谓了。
然而,《鹿鼎记》的票房滑铁卢提醒我们,观众的眼光是非常高明的。
你可以成为流量小生,但不能只依赖流量而敷衍观众。你可以进行创新改编,但必须尊重原著的精髓。你可以有自己的表演方式,但不能将角色塑造得像另一个物种。
不然呢?2.7分正等着你。
这个分数,不仅仅是观众对这部剧的审判,更是对整个“流量至上”时代的无声抗议。
观众们期待的是什么?是那些真正用心演戏、尊重经典的改编,以及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,而非这种为了吸流量、硬凹人设的所谓“毁经典”之作。
各位,这是演技退化而不是进化啊!
白蛇传奇到网红脸:经典IP是否依旧经典?
说起毁经典,不能不提鞠婧祎版的白娘子。这件事闹得,简直比白素贞大闹金山寺还轰动!
且慢,先回到1992年。那时,《白蛇传》中赵雅芝船头的回眸,震撼了无数观众的青春时光。白素贞的端庄优雅,既妖娆又不媚俗,美得如同不食人间烟火。
叶童和陈美琪的演技使这部剧达到了无法超越的经典程度。
然而到了鞠婧祎版的《白蛇传》,让人不禁感叹:“这哪是千年白蛇,这不就是网红下凡吗?”
首先,这厚重的滤镜让所有人物都变成了惨白色,这简直无法忍受。其次,那娇小的身材让人无法融入剧情,瞬间出戏。这位四千年美女的白娘子,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偶像剧女主穿越,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。
你知道吗,《白蛇传》是咱们国家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这可不是一部随便玩玩的偶像剧,而是一部蕴含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啊!。
剧组宣称要“以92版为蓝本,赋予角色新时代特色”,并邀请了叶童、陈美琪老师客串。然而最终结果是,评分只有4.4分!这实在是对“新时代特色”的极大讽刺。
最绝的是,当大家以为鞠婧祎版已经很辣眼睛了,孙晓晓版的白娘子又刷新了我们对白娘子形象的认知。
除了五官乱飞,她的表情管理也夸张得像村口卖红薯的小妹。白娘子的婉约气质荡然无存。
如今的翻拍剧,大多是通过滤镜来打造演员颜值,或是剧情故意设置狗血场面,强行制造爱情氛围,将传统文化改头换面成偶像剧的样子。
“条件不符合就别硬演”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。选角不能只看流量,还必须考虑演技和气质。像白娘子这种角色,并不是所有美女都能演绎得好,同样的,所有帅哥都能演好许仙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。
这么说吧,要演白娘子,首先得有赵雅芝那种惊艳,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那个神韵。可现在的问题是,连神韵都没有,剩下的只有“网红滤镜”了。
这就是观众常常认为:经典作品就是经典,翻拍会失败。的原因。
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这句话本是赞誉后来者的才能超过前人,然而现在的翻拍却常常变成了白出于粉而毁于粉。
颜值即正义?演技派的沉浮史。
现在的演技真的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。
一个是书生气浓厚又带有几分痴情的宁采臣,背上背着竹篓,满面稚气却又英气十足。另一个是妩媚多情、眼神撩人的聂小倩。
现在的宁采臣由彭禺厶来演,这是什么情况?
彭禺厶可谓是网剧界的老将了,《阴阳打更人》上映当天便冲上热搜,票房破千万,在同类型电影中也算得上是人物。
但这次在《倩女仙缘》里,我真的是失误到了姥姥家。
看这造型,瞪大了铜铃般的眼睛,脸快赶上鞋拔子,哪还有半分书生气?合作伙伴南笙演的聂小倩更是惊人,半人半鬼,风尘味十足,直接把幽怨女鬼演成了风尘女子。
这边厢彭禺厶演砸了,另一边夏志远却从天堂掉入地狱。
这包拯是黑脸判官没错,但是你不能把他演成白面小生啊!挤眉弄眼的,连边上的公孙策都比他黑。要是真去开封府审案,犯人怕是要笑岔气。
说到演技崩坏,韩庚饰演的关羽可以说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例子。在《真·三国无双》里,他饰演的关羽愣是被他演绎出了“纸片人”的效果。
瘦得像根竹竿,摸胡子的动作充满了柔美,感觉好像随时都会被风吹倒。
你问关羽是什么样的人?那可了不得,他是威震华夏的美髯公!但是在韩庚这儿,却像是一个模仿关羽的偶像练习生。那场面,让老观众都直捂脸。
再次对比陆树铭和于荣光的关羽,两人的表演堪称一绝!陆树铭以丰富的角色性格塑造了关羽的全貌,而于荣光则赋予了关公冷峻威严的形象,各有特色,但又不失关羽的精神本质。
现在的问题在于,选角似乎已经变成了流量优先,演技能力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菜。
有人认为现在是“颜值即正义”的时代。
演戏是一门需要扎实的演技功底和深入理解角色的艺术,光有好看的脸蛋是撑不起来的。只有有深度的表演才能真正地传达出角色的内心世界,让观众为之感动。
因此,现代观众正高声呼唤着:“还我演技派!”大家都明白,好看的皮囊是千篇一律,而有趣的灵魂是万里挑一的。
可惜了,这个道理,好像只有观众懂。
歪嘴战神的自我修养——杨子演艺生涯的启示
杨子可能是最好的例证,证明演戏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他的歪嘴战神角色,简直就是一部生动的如何把经典角色演砸的教学片。
杨子从董永到骆宾王,再到白玉堂,似乎总在树立自己的表演挑战目标:“但凡是经典角色,我都要试试!”然而,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,他的每一次出演都遭到了观众的吐槽,堪称业界的一种独特现象。
观众对于他在电视剧《包青天之白玉堂传奇》里的表演印象深刻。不过,在原著《三侠五义》中,白玉堂的形象更为丰满:相貌俊美、年少焕然、眉清目秀,被誉为风流倜傥。
你们还记得焦恩俊饰演的白玉堂吗?那叫一个潇洒,当年引得众多观众感叹:天下谁人配白衣。如今,再听到这句话,依然令人心动,可见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
然而到了杨子这儿,我的天呐!他的脸型是标准的鞋拔子脸,颜值不稳定就算了,还总是喜欢歪嘴笑,露出他那一口大白牙。
在观众眼中,这种表演可能会像在看恐怖片,但他自己可能觉得这样很帅。
这位仁兄的演技特点就是习惯性歪嘴,表情用力过猛。每次他一登场,弹幕里就飘满了:战神又来了!这外号可不是白叫的。
你说演员外貌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演技。然而,杨子的颜值和演技都不行,还总是接一些绝世美男的角色,这让人感到有些遗憾。
观众们纷纷表示:“你演个配角不就行了吗?干嘛非得去挑战主角,还是那种颜值担当的角色。”可是,人家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。
最绝的是,他在扮演白玉堂时的那些经典台词,被他念得跟买菜大妈讨价还价似的。
有人认为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。
说白了,演员选角要认清自己。不是所有人都能演美男子,也不是所有角色都适合你来演。就像老话说的“戏不投机半句多”,杨子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教训。
网友给他总结了一句话:不是每个歪嘴的人都能成为战神,但每个想演美男的战神都会歪嘴。
这段话虽然有点毒舌,但也不无道理。当演员,要有点自知之明。
看着杨子在毁经典的路上一路狂奔,不得不感叹:有些角色,真的不是想演就能演的啊!
回归演技本质:影视圈,是时候清醒了!
说了这么多毁经典的案例,核心问题就是咱们的影视圈到底怎么了?
现在的剧组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生态链:通过高片酬来招揽流量明星,而流量明星通过带来热度,进一步转化为更高的片酬。
现在的剧组标配就是:一台美颜相机、一队替身演员、一位配音老师,这三个加在一起演员的实力就不重要了。不会演打戏的可以用替身,不会说台词的可以用配音,长相不美的可以用十级磨皮。
更糟糕的是,现在的影视圈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:只要有流量,不管什么角色都敢接。即使演技不过关,也可以用特效来凑;如果演不了,剧本稍微改改就能对付过去。
这样下去,我们的影视圈还有得救吗?
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演好每一个角色,同样也不是每一部经典都适合翻拍。相比将经典改编得面目全非,倒不如好好沉淀演技,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。
对于演员来说,与其追求所谓的花瓶演员,不如踏实学习表演。对于制作方来说,与其一味追求流量,不如回归到作品的本质上来。
真心希望那些依然坚持磨练演技的演员,不要被这个浮躁的环境所影响。同时也希望想要翻拍经典的制作方,能多一份敬畏之心,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。
毕竟,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他们并不喜欢那些整容脸和美颜滤镜,而是希望看到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好作品。
影视圈得该醒醒了!
关羽演技韦小宝杨子白娘子发布于:山西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